中国移动研究院 CUBE 网络信立方系统项目——智能化系统的前世今生

在通信技术不断革新的背景下,中国移动研究院 CUBE 网络信立方系统项目于 2015 年 8 月至 2016 年 3 月期间展开,对中国移动的网络监控与管理有着重要意义。

这是中国移动研究院的战略合作项目,旨在构建一个高度自动化的监控平台。在项目实施过程中,身为大数据开发工程师,承担了多项关键职责。

在 WEB 开发方面,运用先进的前端开发技术和框架,精心打造用户界面,注重交互设计和用户体验,确保平台操作便捷、功能展示直观清晰,满足用户日常监控操作的各项需求,使得不同层级的用户都能轻松上手使用该平台,提升了平台的易用性和实用性,为整个系统的高效运行提供了友好的交互入口。

对于地图组件功能开发,深入研究地理信息系统(GIS)技术和地图可视化原理,将地理信息与网络数据进行深度融合,实现了网络数据在地图上的精准定位与直观呈现。通过优化地图加载速度、提升数据标注的准确性和清晰度,以及增加地图交互功能,如缩放、平移、点击查看详细信息等,帮助运维人员更快速、准确地定位网络故障点和性能瓶颈区域,极大地提高了网络故障排查和性能优化的效率,为中国移动的网络运维工作提供了有力的可视化支持工具。

在系统架构改造优化环节,对原有系统架构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和评估,找出了架构中存在的性能瓶颈、可扩展性不足以及稳定性风险等问题。然后,运用先进的架构设计理念和技术,如分布式系统架构、微服务架构等,对系统进行了重新设计和改造。通过优化模块间的通信机制、提高系统的并发处理能力、增强系统的容错能力以及实现服务的独立部署和升级,使得系统能够更好地应对日益增长的数据量和复杂多变的业务需求,为系统的长期稳定高效运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,显著提升了整个系统的性能和可扩展性,确保系统在未来的发展中能够轻松适应新技术和新业务的挑战。

针对自动化配置开发,设计并实现了一套智能化的配置管理系统。通过编写自动化脚本和配置管理工具,实现了系统参数的自动配置和更新,减少了人工干预带来的错误和成本,提高了配置的准确性和效率。同时,该自动化配置系统具备一定的自适应能力,能够根据系统运行状态和业务需求的变化,自动调整配置参数,确保系统始终处于最佳运行状态,进一步提升了系统的自动化程度和运维效率,解放了运维人员的双手,使他们能够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更具价值的工作中,如数据分析和业务优化等。

在实时数据监控功能开发上,搭建了高效的数据采集和传输通道,确保能够实时、准确地获取网络设备和业务系统产生的各类数据。运用实时流计算技术和数据缓存机制,对海量实时数据进行快速处理和分析,及时提取关键指标和异常信息,并通过直观的可视化界面呈现给运维人员。同时,建立了完善的告警机制,当系统检测到异常情况时,能够迅速发出告警通知,并提供详细的故障诊断信息,帮助运维人员快速定位和解决问题,将网络故障对业务的影响降至最低,保障了中国移动网络的稳定运行和业务的连续性,有效提升了中国移动对网络问题的实时监测和响应能力,增强了其在市场竞争中的网络服务优势。

通过以上一系列的工作,成功使系统改造升级以适应新版本的需求,并将其打造成为了一个高度自动化的平台,显著改善了基础框架系统的性能。这不仅为中国移动研究院的网络管理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,也为中国移动在通信行业的技术领先地位提供了保障,推动了中国移动网络运维管理向智能化、自动化方向迈进,具有重要的行业示范意义和实践价值。

#中国移动 #网络信立方系统 #大数据开发 #通信技术